12
2023
-
10
明明資源壟斷全球,卻又處處受人掣肘,中國鎢為何處于尷尬地位?
來源: 網絡
發布時間:2023-10-12 14:23
因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,我國范圍內有著大量的鎢礦,以及龐大的鎢儲備,而海外各大強國對于這一戰略資源也有著極大的需求,不過因自身資源匱乏,他們不得不向我國進口,以此來維系其國內行業運轉。
然而即便我國鎢于國際上有著近乎壟斷的資源優勢,但在各國眼中卻無法做到“舉足輕重”,仍處在一個尷尬的地位,這是為何?
對此我們有必要簡單的認識一下鎢。
因此,鎢時常被用于制造燈絲等日用產品,但同時鎢也是當代高科技新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,特殊合金、電子光學材料等,均需用到一定量的鎢,而在通訊技術、光學器材、機械加工、國防軍事、航空航天等領域中,鎢也被廣泛應用著。
“得鎢者得天下”,在高端制造行業中,鎢稀缺且不可代替,甚至富有戰略意義。
事實上,鎢很早便在軍事領域展露崢嶸。
早在二戰時期,各大參戰國都會在穿甲彈中加入鎢,當時出名的虎式坦克,在穿甲彈芯中加入了碳化鎢,使得其硬度、密度、存速能力得到提升。
在如今,炮彈、大口徑槍管、航母等軍備都離不開鎢的參與,可以說若一個國家沒有鎢,那么其各行業的發展都會受到遏制。
而是這么重要的戰略資源,我國有很多,這種多不僅僅是多一點,更是一種“碾壓”。
而事實上,我國的鎢很多都出口量,這或許有人會想,既然鎢有這么高的戰略價值,我國又具備如此龐大的資源,為何要對外出口,應用到國家各大領域,強大自身實力不是更好嗎?
其實并非我國不想,而是沒有與之匹配的技術。
早年在美國的帶領下,歐美各國對我國實行了數十年的技術封鎖,我國的科技發展也因此受到鉗制,在鎢的應用和開發上,并沒有獲得更高領域的技術資料,無奈之下只能將其應用中低端產業上。
坐擁“金山”卻用不完的時候,如何讓鎢發揮更大的價值?自然是賣給別人!
于是,我國開始進行鎢的對外出口,然而這時卻有一個嚴峻問題——技術缺乏。
因技術的缺乏,我們無法生產高科技成品售賣他國,只能在原鎢礦的基礎上進行簡單加工或是精加工,轉而售賣他國。
雖然簡單的粗加工,只需隨意處理即可出手,但相對的賣得便宜;精加工雖然能賣出較高的價格,但費時費力,此前我國出口的鎢,粗加工產品居多,精加工產品較少,出口產品結構不合理,因此利潤也差了許多。
面對這一問題,可能有人會想,反正我們有著近乎壟斷的優勢,為何不提升原材的價值,將鎢賣貴一些,或者干脆不賣以此卡住他國“命脈”?
這么做并非不行,但虧損的卻仍是我們自己,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,我國將原材價格提升,那么他國生產的中高端成品的價格也會隨之上漲,甚至會以更高的價格來反制我國原材漲價的行為,對此我們還不得不捏著鼻子購買他國高端成品,因為沒有技術。
而當消費者明知商家不會漲價的情況下,自然不會予以過多重視,這也導致了我國鎢在國際有著近乎壟斷的資源優勢,卻處于不被他國重視的尷尬地位。
當然、這一問題并非沒有解決方法。
我國只需降低粗加工產品出口量,提升精加工產品出口量能有效改善當下情況,若是能進行原材到終端制成品整條產業鏈的壟斷更好不過了。
好比、我國若是有德日兩國在機械方面的工藝,那么能制成更優質的產品,從而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,那么這時切斷對他國提供的鎢,對方在沒有原材的情況下,空有技術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,之后行業的定價權將很有可能掌握在我國手中,我國工業也會得到他國更多的重視。
而當下我們也有這方面的意圖,這點在2012年至2016年,我國碳化物、鎢絲出口量下降、鎢合金一類的產品出口量提升中能看出,這一切無不表明我們已經著手對于鎢的出口產品結構進行優化,提升鎢的國際競爭力。
2019年我國更是向各國宣布關于鎢礦、稀土等重要資源將在今后限制總量的通知,通知中表明,國家將對這類戰略資源進行更為嚴格的管控,任何組織、個人、單位都不能超計劃的進行生產。
這是我國對于鎢業發展做出的鋪墊,只有控制出口產品質量,對外輸出數量,加強對內資源掌控,這樣我國才能騰出手來,對鎢進行深層次研究。
而想必在不久的將來,隨著我國科技不斷的彎道超車,必然會研制出相關技術,將鎢應用于更加高端的領域,加之我國龐大的鎢儲量,日后定能做到對整條產業鏈的控制,以此卡住歐美各國命運的“脖頸”,屆時鎢業,將由我們說了算!
關鍵詞: